日常師父開示:為什麼佛弟子每年要參加皈依法會?



日常老和尚開示:

為什麼佛弟子每年要參加皈依法會?皈依法會對佛弟子的意義是什麼?有什麼好處?

日常師父說:「世間、出世間真相惟有佛陀能夠徹底看見,能夠把根本的原因認識清楚,佛的出世非常珍貴。我們現在接觸了佛法、廣論,發現學習佛法這條路不容易,假定有其他的路可以走的話,大家都願意走其他的路,問題是沒有路好走啊!一個佛要修成佛道,何等困難,成了佛以後,有因緣降到世界來,更是難中之難。佛到了世間,眾生才有皈依,皈依不但是唯一的一條路,而且得之不易啊!這個機會不但稀罕而且無比的珍貴。世間很多貴重的東西,都只能給我們暫時的快樂,皈依卻能給我們究竟圓滿的快樂!

了解了皈依的內涵後,我們會很歡喜,歡喜我們居然能夠在芸芸眾生當中,遇見了佛法,而且皈依了祂,這是宿生無比的善根,才能感得在這一生遇見,各位要珍惜這個機會啊!」

皈依福有色 三界器猶狹


三寶有不可思議的功德,就質來說非常深微,不是我們現在的心識所能夠思議的。就量來說,那是大到我們無法想像。要怎麼跟它相應呢?就是「信」!如同數學,任何一個數跟無窮大相乘,結果還是無窮大,所以信心越純,所得的也越純,越不可思議。

信得過三寶而去皈依的話,所獲福德大得不得了,皈依的福德假定有形色可以衡量的話,就是拿三千大千世界做為容器來裝,也裝不下。對此我們容或有所懷疑 :「為什麼我們都皈依了,怎麼好像沒有這麼大的福報?」問題在於我們真實皈依了沒有?皈依要得到皈依體,假使真正皈依做到了,要生天是一件很容易的事,如果是皈依阿彌陀佛,一心皈投可以往生極樂世界,超脫三界輪迴。能夠超脫三界輪迴是不得了的事,這麼大的福,三千大千世界怎能容納得了呢?

皈依功德唯人能得 今得依止應歡喜

一切時處能隨順、憶念三寶,了解三寶的種種殊勝,如理如法去皈依,這個好處只有人才能得到。因為人的思、思惟、思心所特別強盛,平常我們心裡一直隨著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根轉,而且狀況非常粗猛,因為心力一直隨著外境轉,始終處於被動狀態,無法從事相的表面,更進一步認識裡面深一層的意義。如果能夠把意識從外面的五根收回來,不被外境所轉,這個時候才能夠集中意識貫注在所要觀察的事情上。思惟了跟法相應的內涵,才能體會到以前都被外相所騙,因而產生種種的痛苦;現在外相騙不了你,當下不再煩惱,得到清涼、自在,這就是法喜。

皈依增長戒定慧

皈依所得到的福是我們的資糧。有了這個資糧,善根就會增長,如理思惟,內心不再與煩惱相應,能依法行持,不再造作惡業,善業會增長,這是戒學的範圍;先調伏了粗猛的煩惱,獲得煩惱息滅的清涼,跟法相應,得到內心的歡喜寧靜,從這個基礎上更深入,就得定。由定而得慧,由慧得解脫,得解脫就得清淨。

日常師父開示皈依内涵:

一:皈依的心 
二:皈依已.如何保護 
三:三寶為唯一皈依處 
四:依體起用 
五:一切時處勤修供養 
六:真修行不見他人過 
七:由皈依信解 除邪勝解
八:是故最初入佛弟子者,須由至心於三寶所受為大師


一:皈依的心

皈依的心,我拿一個譬喻來說明,就像是人被毒蛇咬到,必須趕快找專門治蛇毒的藥來急救一樣,你們就用這種心去揣摩,好像自己得了必死之症,曉得有這麼一個人可以救護,你們就會很急切的求助。

原則上你們要記牢一個特點,當你至誠懇切的皈依,這一念就是了。或因為我們力量不足,或因為潛意識裡以前的習氣,但你只是繼續下去,這個念頭能夠專注不移的話,慢慢的就會生起皈依的心。

二:皈依已.如何保護

 「皈依」是進入佛法的第一步,想要持續下去,必須如法積聚資糧才能漸次產生正面的功效,如果我們如法實踐,不但能得到皈依的覺受、功德,而且透由佛的加持,依此增上,最後證得佛真正的法身。

每個人都依著自己的習性和觀念去看待事物、衡準他人,因而產生了恩恩怨怨,慢慢地累積,粗猛的煩惱都由此生起。當俗務纏身時,「皈依」是很難做得圓滿的,怎麼辦呢?這就是何以要從「觀功念恩」去引發的道理。

皈依後,下手處即「戒行持犯」,認真做此二事:一、晨起懇切皈依、發願,二、晚上認真、反省、懺悔、回向無上菩提,真正修行即以增上意樂造作諸善,意樂一轉,業也隨轉。

三:三寶為唯一皈依處

​​親近承事佛法僧

證得無上正等正覺,善巧轉法輪,教化一切有情的是佛;我們緣法斷煩惱跟苦;煩惱斷了,惑就斷;惑斷了,業就斷;惑業斷了,苦就斷。這是法的功效。勇猛精進,如理去做,增長白淨之業的是僧。

我們應該對三寶要有如下的信解:

一、親近、承事佛:我們要學佛,就應該親近、承事佛。怎麼親近、承事呢?就是一心想著他,身口意三業去承事。現在我們一天到晚都在親近、承事「我」,計較營養好不好,一天到晚忙不相干的事,這不是親近「佛」,是親近「我」。

二、希求證得法。

三、樹立和合同一法性:修行一定要有同伴,這個修行的助伴就是僧團,一個人關起來修是絕不可能修得成功的。想成功必須和合同一法性,互相勸勉策勵,相輔相成。

三寶為唯一皈依處

我們正式皈依的時候,一定自誓而受,從此以後盡形壽皈依佛,不但自己,也要使法界虛空一切眾生,盡未來際都皈依佛,不再皈依其他的外道,乃至於大自在天等。皈依法,正修般涅槃,不再皈依世間其他諸法,皈依僧是修行助伴。外道就是不了解佛法的特質,只從外面去妄求。內道是有完整深刻的內涵,能清淨一切罪惡,了解了佛法與外道的差別,是非辨別得非常清楚,即使面對人家的責難,也不會動搖,只執三寶為唯一皈依處,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。

四:依體起用

 假定這個皈依沒有的話,不管你做什麼好事,做壞事更不談,做好事都不能算佛弟子。現在我們了解了,做一個佛弟子「至心於三寶所受為大師」,那個時候你皈依得皈依體,起心動念有一個特別的狀態──依體起用。真正至心皈依了,你做一件事情,想到佛菩薩要我這樣做的,我該怎麼做,就是說你現在得到了這個東西以後,自然而然很多事情起心動念,就覺得不對、不對,現在要這樣了,內心上面自然有這種力量。

所以這個東西用在戒上面,叫防非止惡,用在皈依上面的話,那個時候你的起心動念,一心就皈投依靠,以三寶告訴我們的方式為你行事的準則。假定這個沒有的話,不管你做什麼善事,不是佛弟子。

五:一切時處勤修供養 


正式皈依後,一切時處應對三寶勤修供養,就眼前所了解、能做到的盡力去做。從早到晚要檢查自己的觀念是否正確,是否跟法相應;把「我」拿掉,大概就錯不到哪裡去,能時時提起正念,這一天就沒有白過。

皈依後進遮之理

皈依了以後,應該要親近善知識、聽聞正法、如理作意、法隨法行,認真地學下去,認識多少照著去做就能改善多少,能改善多少,罪障就淨除多少,資糧就集聚多少,能在因地上努力,自然會有圓滿的果。真正修學佛法的人就是要從這裡下手。

皈依以後有一些應遮止的部分對我們很重要,為什麼必須遮止?我們凡夫的心識本相就是雜染,碰到什麼環境,看到什麼東西,心就跟它相應,自己完全作不了主,所以修學的環境對剛開始的人是絕端重要的,所謂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,所以特別強調親近善知識,就是因為這個道理。

三寶是究竟皈依處

皈依佛,佛是唯一的大師,其餘不論是色界之頂的大自在遍入天,無色界之頂的非想非非想處天,都不是我們所要皈依的,更不要說欲界的玉皇大帝、統攝鬼趣的閻羅王,乃至世間的龍鬼山神。

皈依正法,應遠離殺害損惱心,不論對人或畜生,在意樂和加行上,都不要去傷害,甚至連畜生載貨載不動都不可以勉強。

皈依僧,僧就是我們共住的人,凡是不信三寶、毀謗三寶的,我們都不要再與他共住。乃至平常生活上任何概念與佛法衝突的時候,取捨的標準一定根據三寶。

現在我們要在三界之內找到一條正確的路,從世間的苦中逃脫出來,一定要找到真實的皈依處,才可能解決。佛法是以信為能入之門,透過聽聞正法,在每個過程中,當遇到很多關鍵性問題時候,理智抉擇,如理思惟,深入鑽研,克服難關,最後親身驗證,這才是真實的皈依。

六:真修行不見他人過

做為一個修行人,不是拿佛法去衡量別人,也不要輕易地談論我們的同道的是非,毀謗更是萬萬不可以。能如法行持,與同行自然沒有爭論,更進一步,出自善心的去規勸,處處幫助人家,改惡向善,就能積聚無邊功德。我們既然學佛,也要跟佛一樣的如理修行,如法努力,拿法反省、淨化自己。修行是修自己,不是要求別人,真正的修行人,只看見自己的錯誤,拼命修習,使錯誤減少。錯誤減少,功德就會增長,痛苦會慢慢地遠離,快樂就慢慢地得到。

僧功德常白淨行

我們現在聽到的佛法,都是出家人告訴我們的。能得暇滿人身必定生在有四眾遊行、弘揚正法之處。僧眾一方面接受法,然後如法行持,行持時思惟觀察,一步一步深入,使正法由此而生。能如法行持就是供養法,所做的一切都跟法相應,正法是我們所要行的境界。法的特質是正直的、清淨的、哀愍的,如果和法相應,若看見了別人做得不對,你會憐憫他,委曲婉轉的幫助他,成就悲憫。我們一天到晚貪著難捨,對染污的心識不認識,生不起厭離心。真正的厭離是從外面的境相開始,一直到自己的內心能恆趣向法,常白淨行,這是僧功德。我們應如此憶念,一方面皈投景仰,一方面如理行持,在行持中憶念。

七:由皈依信解 除邪勝解 
 
皈依並不是說世間的東西不要,如醫生、貿易等,而是將這些作為我們存活的幫助條件,但絕不是以這個為主。如果跟佛法有矛盾衝突的地方,一定得要採取佛法的概念,不再照世間的方法,譬如醫生叫你吃藥,你一定聽他的,假定你吃素,他叫你吃肉,那你不聽他,假如你還沒有持齋,那另當別論。如果信得過三寶,凡是跟三寶不相應的、違背的所有種種,自然而然就會拿掉,邪勝解漸漸輕微,乃至永遠滅盡。現在我們在學習當中,的確很多見解對三寶並不認識,起心動念仍在惡法邪解當中,所以要隨時警惕自己,不要隨便看了點書,聽見一些什麼,就隨便開口,應該依善知識勤學,如理思惟觀察,慢慢深進,弄清楚應該怎麼做,盡形壽不離依止。

成就皈依 佛菩薩歡喜

皈依以後,從此行為就正,因為行正,將來感得的果一定美妙,得入「正至善士數」中,也會得佛及如法行持者,乃至於對聖教淨信的諸天所愛戀歡喜。平常我們常說不要得罪人,修學佛法之後,很多概念行為,跟世俗是有不一樣的地方,碰到兩者不能同時善巧處理的時候,「顧全了不得罪人,卻得罪了佛菩薩」;或是「不得罪菩薩諸天,要得罪人」,你願意取哪一個?世間最長不過百年,儘管會得罪人,但成就皈依使諸佛菩薩歡喜,這個概念非常重要。

以皈依判別內外道

阿底峽尊者及寂靜論師判別內外道的差別,都以皈依為根據;皈依了以後正式進入佛門,叫內道,在沒有捨棄之前就算是佛弟子。

皈依最主要的是得皈依體,就是對於三寶從內心深處一心一意的皈投依靠。我們反省一下自己遭遇痛苦的一般反應,受到一點點的委屈,或被人家埋怨了幾聲,不是當面跟他辯、跟他吵,就是在背後嘀咕;或是稍微有點病痛,趕快求神問卜、找醫生買藥吃;世間一般常態如此,修學佛法以後,了解這不是究竟,要脫苦,只有如理皈依三寶,把苦從根拔起,這才是圓滿解決之道。

至心皈依 如理思惟

真正皈依了以後,不是浮浮泛泛的,行相上是學佛,實際上所學的卻跟佛了不相干。如理的皈依,是當苦現起時,不管遭到什麼事情,自然而然只有一心念佛,跟佛訴冤,思惟到一切法的現起都有它的前因後果,知道被埋怨了是自己的錯,是以前種下的惡因,今天還了他,無債一身輕。如果生了病,知道世間本來一無可取,病是死因,趕快多念幾聲皈依,到極樂世界可以品位高升。

靠著思惟,從內心深處接受三寶、至心皈投依靠,自然很多事情隨時起心動念,有一個特別「依體起用」的狀態,會依著三寶告訴我們的方式作為行事的準則,如此一定能得大好處。

八:是故最初入佛弟子者,須由至心於三寶所受為大師

所以這一個就是最開始修學佛法的第一個條件──皈依,那麼皈依了算是佛弟子。那麼在目前我們能夠做到,能夠了解的這個皈依的體是什麼?就是你至心於三寶接受他──這個才是大師;「等」字,那個才是正確的方法,這個才是共同修學的助伴。這一個狀態,不是說聽聽、講講,而是從你內心深處一心一意皈投依靠,就這一點。

那麼在這地方呢,我們可以自己來反省一下,來反省一下。今天遭到一點點委屈了,嗯!被人家被人家埋怨了幾聲,或者今天少獲得一點利養了,或者今天有一點點小小的病痛了。這個是什麼?苦,對不對?是呀!痛苦。現在碰見了這個痛苦以後,你怎麼辦呢?就是我們平常的一般的反應,這個很清楚、很明白。受了委屈,然後呢或者跟他辯,乃至於跟他吵;或者你雖然沒辦法吵、辯的話,背後跑得去嘀咕,這是我們一般狀態,世間的常態都是如此,這樣。然後呢,你稍微少了或者生了什麼病,喔,趕快啊求神拜佛、找醫生買藥吃,這是一般世間常態,也是正常的。我們不是說修學佛法了以後不要這些哦!

這個時候注意的──為什麼要皈依?為什麼要皈依?以前容或不知道,現在我們了解了:哦!原來了解這個三界之內無非是苦,而真正能夠幫忙我們解決苦,從根拔起圓滿解決的是這個地方的,問題在這裡,皈依他,這個才是皈依的根本原因。然後呢因為你要脫苦,所以在這個理由之下找,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,誰才是你皈依的對象呢?你要脫苦,他一定要什麼條件呢?根據這樣一路一路的上來了。假定你說這個次第非常清楚,非常明白,然後呢你能夠如理作意經常這樣去想的話,那時必然有個什麼現象啊?你有苦你覺得:唉呀,這個苦呀,現在要找他問題才解決。對不對?是不是?必然地產生的結果。所以說這個皈依,如理的皈依跟平常的皈依差別就在這個地方。

平常的皈依,完了以後皈依,你還是浮浮泛泛的,那個時候你們懂得了吧?儘管行相上面是學佛啊,實際上學的什麼呀?跟佛是了不相干。現在你照著這個次第一步一步上來的話,的確步步踏實。是嘛!就因為你有苦,所以要皈依;因為要皈依,所以找到的皈依的對象是三寶。現在這個苦現起了,那個時候你心目當中什麼?「唉呀,這個苦啊!」然後一心皈投於他。是的,被人家埋怨了幾句,你覺得很苦,那個時候你還是要去訴冤?跟誰去訴冤,跟佛去訴冤嘛,簡單哪!跟誰去訴冤?跟法去訴冤,跟僧去訴冤。這個就怕你不訴,你去訴就對了!

跟佛怎麼訴冤哪?南無阿彌陀佛。欸,對了!所以不管你遭到什麼事情,你自然而然哪只有一心念佛。你怎麼皈依法?皈依法是什麼呢?為什麼你現在會煩惱?就是錯誤不認識,現在我們不必說深談,最簡單的法告訴我們法是什麼?空,緣起。所以一切法的現起,都有它的前因後果,他假定說今天埋怨你,有理由,有理由當然總歸有原因,我錯了,埋怨我,我改呀!沒有理由,沒有理由他為什麼無緣無故?那以前一定種下來什麼惡因,今天還了他,好高興,還了是無債一身輕。對呀!所以這個,這個時候就唯恐你不跟法訴冤。如果跟這些行持相應的叫什麼?叫僧呀!然後你去訴冤,那個人告訴你,喏、喏、喏,這個道理。啊,你懂得了,真感謝啊!是不是要這樣?必然的結果啊!

5月12日大覺皈依暨浴佛法會
諸佛正法眾中尊
直至菩提我皈依
我以所行施等善
為利有情願成佛

這樣莊嚴的誓詞,是走自覺覺他、自利利他、覺行圓滿之道的人們所秉持的最美好、最吉祥、最智慧的生命宗旨。
臨近浴佛節前,廣大善信們將迎來一場殊勝的皈依法會。未皈依者,從此虔皈三寶;已皈依者,藉此深廣願行!
時間:5月12日星期日上午 皈依法會(9:30~10:30),浴佛法會(10:30~11:30)。
地點:大覺多倫多中心,150 N Rivermede Rd, Vaughan, ON
聯絡人:  巣紅艷師姐
電話  :  905-761-8138  或  647-291-7105
敬請報名登記:https://docs.google.com/forms/d/e/1FAIpQLSea6k35Z4X2ERHcrZ94wuxrKDhiFG3J2RHcj5ctml8OO8_IMw/viewform?vc=0&c=0&w=1


大覺多倫多中心(GEBIS Toronto)

地址:150 North Rivermede Road, Vaughan, Ontario L4K 5B1

電話:905-761-8138 

郵箱:info@gebistoronto.org



微信公共號:

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日常師父開示:佛誕浴佛和浴佛內涵

5月25日 希望新生~幸福人生的密碼講座